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经典课文——《检阅》。这篇课文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包容与关爱的故事,向学生传递了积极正面的价值观。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法学法以及教学过程这六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教材分析
《检阅》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成长”,旨在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成长中的酸甜苦辣,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检阅》作为单元内的重要篇目,不仅语言优美生动,而且蕴含深刻的人文内涵,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情感共鸣。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课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人物内心世界。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悟文中体现出来的友谊、宽容等美好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题思想,把握人物形象特点;而难点则集中在如何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并从中提炼出普遍意义的道理。
四、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和初步的情感体验能力,但对于深层次的情感挖掘还有待加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适当降低难度,同时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孩子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五、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地完成上述教学目标,我采用了情境创设法、讨论交流法等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此外,我还特别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起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参与到课堂互动当中去。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有关检阅仪式的视频资料,吸引学生注意力,并引出课题《检阅》。
2. 初读感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全文,圈画出生僻字词并尝试解决;之后再齐声朗读一遍,检查预习效果。
3. 细读品味:分段落讲解课文内容,重点剖析描写小男孩鲍雷伊心理变化的相关段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其复杂情绪背后所隐藏的意义。
4. 合作探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如果你是当时的观众之一,你会怎样看待这位特殊的参与者?”以此来锻炼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5. 总结升华:回顾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及核心思想,鼓励大家分享自己从中学到了什么宝贵经验或教训。
6. 布置作业:要求每位同学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300字。
以上就是我对《检阅》这篇课文的整体设计思路。希望通过这样的安排能让学生们不仅学到知识,还能受到良好道德风尚的影响,成长为有担当、有爱心的好少年!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