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注释:
1. 鼓琴:弹奏琴。
2. 志:心意,情志。
3. 太山:即泰山,这里指高山。
4. 巍巍:高大的样子。
5. 少选:一会儿,不久。
6. 汤汤:水流急促的样子。
7. 以为:认为。
8. 足:值得。
译文:
伯牙弹琴的时候,锺子期在一旁聆听。当伯牙弹琴时心中想着高山,锺子期赞叹道:“弹得好啊!那琴声就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雄伟。”过了一会儿,伯牙弹琴时心中想着流水,锺子期又说:“弹得太好了!那琴声仿佛奔腾不息的江河一般。”后来,锺子期去世了,伯牙摔破琴、扯断琴弦,从此不再弹琴,因为他觉得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这个故事讲述了伯牙与锺子期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知音难求的道理。伯牙的琴声只有锺子期能够真正理解,因此锺子期的离世让伯牙感到失去了知音,从而决定不再弹琴。这则寓言表达了对真挚友情的珍视和对知音难寻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