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精选范文 >

送东阳马生序优秀教案

2025-05-14 21:21:48

问题描述:

送东阳马生序优秀教案,急!求解答,求不沉贴!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14 21:21:48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 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 背诵并默写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 分析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及其对后人的启示。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文言文知识。

- 结合自身实际,思考如何珍惜当下学习机会。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学习作者勤奋好学的精神,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 感受作者对晚辈的关怀之情,培养尊师重道的良好品德。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文中重要词语的意义及用法;背诵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分析作者思想感情及其对后人的启示。

三、课时安排

共两课时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由学生熟悉的古诗或成语引入,激发兴趣,如“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等故事,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然后自然过渡到本文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

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字音、停顿等。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3. 提问:本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明确:作者回忆自己年轻时求学的经历,勉励同乡晚辈马生珍惜学习机会。)

(三)深入研读

1. 学习第一段

- 解释重点词语:“余幼时即嗜学”中的“嗜”;“家贫,无从致书以观”中的“致”;“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中的“假借”等。

- 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克服困难坚持学习的?

- 讨论:你认为作者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吗?

2. 学习第二段

- 解释重点词语:“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中的“硕师”;“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中的“趋”、“叩问”等。

-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求学的艰辛以及他对老师的尊重。

- 提问:你觉得作者为什么能成为一代文学大家?

(四)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勤奋学习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检查上节课所学内容,包括词语解释、课文背诵等。

(二)继续研读

1. 学习第三段

- 解释重点词语:“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中的“援”、“质理”;“俯身倾耳以请”中的“俯身倾耳”等。

- 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对后辈的殷切期望。

- 讨论: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老师?

2. 学习第四段

- 解释重点词语:“当余之从师也”中的“当”;“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中的“箧”、“曳屣”等。

-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面对恶劣环境仍坚持不懈的精神。

- 提问:你从作者身上学到了什么?

(三)拓展延伸

1. 小组合作: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对学习的看法。

2. 全班交流:分享个人感受,相互启发。

(四)布置作业

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

五、板书设计

送东阳马生序

勤奋好学 → 勉励后进 → 树立榜样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于文言文的理解仍存在一定困难,今后需加强这方面的指导。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