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故都的秋》,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散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特点;学会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以及其表达效果;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采用朗读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文本内涵;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利用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增强课堂趣味性。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作者对故乡北京秋天景色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体会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及其所体现的思想感情;掌握文中运用的各种修辞手法及作用。
难点:如何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化,并通过语言文字表现出来。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关于北京秋天美景的视频短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秋天的魅力。然后提问:“你们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引出课题《故都的秋》。
(二)初读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2. 教师简介作者郁达夫及其创作背景;
3. 思考问题:“文章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三)精读赏析
1. 分析第一段至第三段的内容,探讨作者是如何描写秋天景象的;
2. 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等修辞手法,并分析它们的作用;
3. 讨论第四段中提到的“悲凉”二字,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四)拓展延伸
1. 小组讨论:你认为作者笔下的“秋”是美丽的还是忧伤的?
2. 请每位学生写一段话描述自己心目中的秋天,可以是诗也可以是散文形式。
(五)总结归纳
回顾整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要点,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自然景观,发现美、创造美。
四、作业布置
1. 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2.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3. 下节课分享自己的秋天小作文。
五、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郁达夫
美丽与忧伤交织
修辞手法的应用
热爱家乡的情怀
以上就是本次《故都的秋》的教学设计方案,希望可以帮助到需要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