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有十二条主要经络,它们分别是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这些经络在人体中纵横交错,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对我们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便于记忆和理解,古人总结出了十二经络走向歌诀: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手阳明大肠经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足阳明胃经起于鼻,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夹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
足太阴脾经起于大趾之端,循趾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从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手少阳三焦经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循属三焦。
足少阳胆经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目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
足厥阴肝经起于大趾聚毛之上,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股内廉,循阴股,至阴器,上腹里,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
以上便是十二经络的走向歌诀,通过学习这些歌诀,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经络的分布和运行规律,从而为养生保健提供理论依据。希望大家能够重视中医经络学说,让古老的智慧服务于现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