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精选范文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优质课一等奖

2025-05-20 19:45:27

问题描述: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优质课一等奖,急!求解答,求别无视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20 19:45:27

一、教材分析

《我要的是葫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通过讲述一个人种葫芦却只关注叶子上的虫子而不顾果实的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要注重整体,不能只看表面。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但对于文章中蕴含的道理可能理解得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来体会文章所传达的思想。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自言自语”、“奇怪”的意思。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角色朗读、小组合作探究等形式,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全面观察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事物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的道理。

难点:引导学生从文中人物的行为反思自己的生活经验。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几幅不同状态下的葫芦图片,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并猜测这些葫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然后引出课题《我要的是葫芦》。

(二)初读感知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并思考以下问题:

1. 课文中提到的主要人物有哪些?

2. 这些人物做了些什么事情?

(三)精读感悟

1. 学习第一自然段

-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 提问:种葫芦的人对他的葫芦抱有什么样的期待?他又是怎样对待葫芦的呢?

- 引导学生体会种葫芦人的兴奋心情,并指导朗读相关句子。

2. 学习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 分组朗读对话部分,注意语气的变化。

- 组织讨论:邻居为什么要劝告种葫芦的人?种葫芦的人是怎么回应的?

- 小结:正是因为种葫芦的人没有听从建议,才导致了最终的结果——葫芦全部掉落。

3. 学习第五自然段

- 全班齐读最后一段。

- 让学生谈谈自己读完这段文字后的感受。

- 结合实际生活举例说明“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发展”的后果。

(四)拓展延伸

1. 假如你是那个种葫芦的人,你会怎么做?

2. 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发生过?我们应该怎样处理?

(五)布置作业

回家后查找关于植物生长的知识,下节课分享给同学。

六、板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

种葫芦的人——只关心叶子上的虫子,忽略了果实的成长

邻居——提醒注意整体健康

结果——所有葫芦都落光了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比如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今后还需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以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