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的小班教学中,绘本活动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教学形式。它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简单的故事,帮助幼儿理解世界、培养情感以及发展语言能力。今天,我们将围绕一本名为《谁藏起来了》的绘本展开讨论,并设计一份适合小班孩子的教案。
教案目标:
1. 认知目标:让孩子们认识不同的动物及其特征。
2. 情感目标:培养孩子观察力与想象力。
3. 技能目标: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准备工作:
- 《谁藏起来了》的绘本若干本。
- 动物卡片或图片(如小狗、小猫等)。
- 小椅子或其他可以用来遮挡视线的东西。
活动过程:
引入环节:
老师先向孩子们展示几幅动物的图片,询问他们是否知道这些动物的名字,并鼓励他们描述一下自己对这些动物的印象。然后告诉孩子们接下来要一起读一个关于“谁藏起来了”的有趣故事。
阅读故事:
1. 老师慢慢翻开绘本,一页一页地朗读故事内容。每读到某个动物藏起来的时候,可以让孩子们猜测这个动物会藏在哪里。
2.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停下来提问:“你们觉得这个动物为什么要藏起来呢?”或者“如果换作是你,你会怎么藏?”
游戏时间:
1. 分组游戏: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套动物卡片。每个小组轮流选择一张卡片上的动物作为“被藏起来”的角色,其他成员需要根据线索找到它。
2. 角色扮演:邀请几位小朋友上台来表演故事中的场景,比如一只小狗假装藏起来,让其余小朋友来找它。
总结分享:
最后,请每位小朋友分享一下他们在活动中学到了什么新知识,也可以谈谈他们的感受。老师则给予积极正面的反馈,增强孩子们的信心。
家庭延伸活动:
回家后,家长可以继续利用家里的玩具或者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事物来进行类似的寻找游戏,进一步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点。
通过这样的活动安排,《谁藏起来了》不仅能够吸引小朋友们的兴趣,还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多方面成长和发展。希望每位小朋友都能在这个过程中收获快乐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