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精选范文 >

公输教学设计模板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公输教学设计模板,求快速支援,时间不多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6-25 07:24:28

一、教学背景分析

《公输》是《墨子》中的一篇经典散文,记述了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的故事。文章语言简练,逻辑严密,体现了墨子“兼爱”“非攻”的思想主张。通过学习本文,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古代历史事件,还能深入体会儒家与墨家在思想上的差异,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 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及用法。

- 理解文章结构,把握人物对话的逻辑关系。

- 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分析文本的能力。

- 引导学生结合历史背景进行文本解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感受墨子“止战救民”的精神。

-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爱和平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 文言词语的理解与积累。

- 墨子劝谏的逻辑思路与语言技巧。

- 教学难点:

- 理解墨子“非攻”思想的深层内涵。

- 对比儒家与墨家思想的异同。

四、教学方法

- 诵读法:通过反复朗读,增强语感,理解文意。

- 讲解法:对重点字词、句式进行详细讲解。

- 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战争与和平”展开讨论。

- 情境创设法:模拟墨子与公输盘的辩论场景,增强课堂互动性。

五、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初读感知,疏通文意

1. 导入新课(5分钟)

- 展示战国时期地图,引导学生思考当时诸侯争霸的背景。

- 提问:“如果你是墨子,你会如何阻止一场战争?”

2. 整体感知(10分钟)

-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 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3. 字词讲解(15分钟)

- 分组讨论,找出文中重点实词、虚词。

- 教师点拨疑难字词,如“公输盘”“云梯”“虽”等。

4. 梳理结构(10分钟)

- 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结构:起因—经过—结果。

- 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填写,归纳各段大意。

第二课时:深入分析,品味语言

1. 复习导入(5分钟)

-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抽查重点字词。

2. 人物形象分析(15分钟)

- 分析墨子与公输盘的性格特点。

- 讨论:墨子是如何一步步说服公输盘的?

3. 语言特色赏析(15分钟)

- 找出文中典型的修辞手法(如反问、排比)。

- 分析墨子语言的逻辑性与说服力。

4. 思想主题探讨(10分钟)

- 引导学生思考:“‘非攻’思想在今天是否仍然有现实意义?”

- 组织学生发表观点,教师适当点评。

第三课时: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1. 比较阅读(10分钟)

- 阅读《孟子·尽心下》相关段落,对比儒墨思想差异。

2. 写作训练(15分钟)

- 写一篇短文,题目为《如果我是墨子》,表达自己对和平的看法。

3. 总结提升(10分钟)

- 回顾全文,强调墨子“止战救民”的精神。

- 布置课后作业:整理本文的重点字词与句式。

六、教学评价

- 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作业反馈等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同伴互评,提高学习主动性。

七、板书设计

```

公 输

——墨 子

起因:楚攻宋

经过:劝谏公输

结果:停止进攻

思想:非攻、兼爱

```

八、教学反思(教师自评)

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与思想内涵的挖掘。通过情境创设和小组合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非攻”思想方面仍有待加强,今后可结合更多现实案例,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

以上为《公输》教学设计模板,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调整。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