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升初的数学学习中,盈亏问题是一个常见的考点,它不仅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涉及到方程的应用和实际问题的转化。这类题目通常以“分物品”或“分配资源”为背景,通过给出两种不同的分配方式,从而引出“盈余”或“亏损”的情况,进而求解总数量、人数或每份的数量等。
一、什么是盈亏问题?
盈亏问题,是指在某种分配过程中,由于分配的方式不同,导致出现“有剩余”或“不够分”的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列出相应的方程,从而求得未知数。
一般情况下,盈亏问题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 一次盈余,一次不足
- 两次都盈余
- 两次都不足
二、典型例题与解析
例题1:
学校组织学生春游,如果每辆车坐45人,则有10人无法上车;如果每辆车坐50人,则刚好坐满。问:共有多少名学生?需要多少辆车?
解析:
设学生人数为 $ x $,车的数量为 $ y $。
根据题意,可以列出两个方程:
$$
\begin{cases}
45y + 10 = x \\
50y = x
\end{cases}
$$
将第二个方程代入第一个方程:
$$
45y + 10 = 50y \\
10 = 5y \\
y = 2
$$
代入 $ x = 50y = 50 \times 2 = 100 $
答:共有100名学生,需要2辆车。
例题2:
某班同学去植树,如果每人种3棵树,则剩下8棵树苗;如果每人种5棵树,则少4棵树苗。问:这个班有多少名学生?一共有多少棵树苗?
解析:
设学生人数为 $ x $,树苗总数为 $ y $。
根据题意,列出两个方程:
$$
\begin{cases}
3x + 8 = y \\
5x - 4 = y
\end{cases}
$$
联立两个方程:
$$
3x + 8 = 5x - 4 \\
8 + 4 = 5x - 3x \\
12 = 2x \\
x = 6
$$
代入 $ y = 3x + 8 = 3 \times 6 + 8 = 26 $
答:这个班有6名学生,一共有26棵树苗。
三、解题技巧
1. 设未知数: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合理设定变量(如人数、物品数量等)。
2. 列方程:根据“盈余”或“不足”的情况,列出对应的等式。
3. 解方程:通过代入法或消元法求解未知数。
4. 检验答案:将所得结果代入原题,验证是否符合题意。
四、总结
盈亏问题虽然形式多样,但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比较不同的分配方式,找出其中的差异,并利用方程进行求解。掌握这一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小升初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附:练习题(可自行尝试解答)
1. 某校组织学生看电影,若每排坐12人,则有8人没座位;若每排坐15人,则多出7个空位。问:共有多少人?多少排座位?
2. 小明买了一些苹果,如果每个盒子装6个,会剩下3个;如果每个盒子装8个,会少5个。问:小明买了多少个苹果?用了多少个盒子?
通过不断练习和理解,相信同学们能够熟练掌握盈亏问题的解题方法,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