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京剧欣赏】一、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初步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知道京剧是中国的传统戏曲形式。
2.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京剧的兴趣,感受京剧的韵律美和艺术魅力。
3. 能力目标:通过听、看、模仿等方式,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力。
二、活动准备:
- 京剧片段视频(如《贵妃醉酒》《智取威虎山》等)
- 京剧脸谱图片或实物
- 京剧服饰、道具(如水袖、头饰等)
- 轻松欢快的背景音乐
- 幼儿绘画材料(用于绘制简单的京剧脸谱)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入:“小朋友们,你们听过一种特别好听的歌曲吗?它不是唱歌,而是用说的方式,还配上漂亮的服装和面具。”接着播放一段简短的京剧片段,引导幼儿安静聆听,并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
2. 感知与体验(10分钟)
播放一段经典的京剧选段(如《红灯记》选段),配合画面展示京剧演员的表演。教师边播放边讲解:
“这是京剧,是咱们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京剧里有生、旦、净、丑四种角色,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脸谱,代表不同的性格。”
展示京剧脸谱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你看到哪些颜色?这些颜色有什么意思?”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 互动游戏(10分钟)
组织一个“我是小小京剧演员”游戏。教师先示范一些简单的动作(如亮相、甩水袖等),然后请幼儿模仿。也可以让幼儿戴上简单的头饰,进行角色扮演,体验京剧表演的乐趣。
4. 创作与表达(10分钟)
提供绘画材料,引导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京剧脸谱。教师可以简单介绍不同颜色代表的性格特征(如红色代表忠诚,白色代表奸诈等),但不强求统一标准,鼓励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力。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今天学到的内容,鼓励他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分享今天的收获。同时布置一个小任务:请幼儿在家找一找有没有看过京剧,或者听一听京剧的音乐,下次带到班级来和大家分享。
四、活动评价:
-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是否积极参与,是否表现出对京剧的兴趣。
- 通过幼儿的作品和语言表达,了解其对京剧的初步认识。
- 教师根据幼儿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活动内容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
五、活动延伸建议:
- 在区域角设置“京剧小舞台”,提供简单的道具供幼儿自由表演。
- 组织一次亲子活动,邀请家长一起参与京剧欣赏与表演。
- 结合节日(如春节、元宵节)开展相关主题的音乐活动,丰富幼儿的文化体验。
六、注意事项:
- 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的京剧片段,避免过于复杂或情绪激烈的曲目。
- 活动中注意安全,避免使用易碎或尖锐的道具。
-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附:温馨提示
京剧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孩子们接触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本次音乐活动,不仅能让幼儿感受到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还能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