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middot及元夕原文及赏析)】《生查子·元夕》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作。全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繁华景象,同时也寄托了词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这首词不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更是辛弃疾词风中“豪放中见婉约”的典型代表。
原文:
>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注释与解读:
“元夜”即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称“上元节”,有赏灯、吃元宵等习俗。词的开头“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描绘的是去年元宵节的热闹场景:街道上灯火通明,花灯璀璨,仿佛白昼一般。接着,“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两句,写出了一个浪漫而温馨的画面——月亮升上柳树梢头,两人相约在黄昏之后相见,充满了青春的美好与期待。
下阕转为今昔对比。“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表面上看,今年的元宵节依旧灯火辉煌,月亮也如往年一样升起,但“不见去年人”一句却道出了深深的失落与哀伤。最后“泪湿春衫袖”则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词人对旧日情人的思念和无法再见的无奈。
艺术特色:
1. 对比手法鲜明:通过“去年”与“今年”的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增强了情感的冲击力。
2. 语言简练含蓄:全词仅四句二十字,却意蕴丰富,情感真挚,体现了辛弃疾高超的艺术造诣。
3. 情景交融:词中既有景物的描写,也有情感的流露,情景相生,令人回味无穷。
赏析总结:
《生查子·元夕》虽短小精悍,却饱含深情。它不仅是一首描写元宵佳节的词作,更是一曲对过往美好回忆的挽歌。辛弃疾以极简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月下相约、人去楼空的动人画面,令人动容。此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经典之作,至今仍被广泛传诵与研究。
结语:
“生查子·元夕”不仅展现了辛弃疾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在元宵佳节之际,读一读这首词,或许能让我们更加珍惜眼前的人和事,也在心中留下一份温柔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