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留样管理制度(规章制度)】为确保食品安全,防范食物中毒等突发性事件的发生,保障员工及消费者的健康权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食品留样管理制度 规章制度》。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食品加工、储存、配送及餐饮服务的环节,旨在通过科学、规范的留样管理,提升食品安全控制水平。
一、留样目的
食品留样是指在食品加工完成后,按规定保留一定数量的样品,以备在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时进行追溯和检测。通过留样制度,可有效查明问题来源,明确责任归属,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同时增强对食品安全风险的防控能力。
二、留样范围与要求
1. 所有食堂、餐饮单位及食品加工场所,在每餐次中必须进行食品留样,包括主食、菜肴、汤品及其他食品。
2. 留样食品应具有代表性,涵盖当餐所有供应的菜品,且每种食品留样量不少于100克。
3. 留样食品应使用专用容器盛装,并标注留样时间、菜品名称、留样人员等信息。
4. 留样食品应存放于专用冷藏设备中,保存温度应保持在0℃—8℃之间,保存期限不少于48小时。
三、留样操作流程
1. 食品加工完成后,由负责人员按标准取样,并填写《食品留样记录表》,记录留样时间、品种、数量、责任人等信息。
2. 样品需经专人检查确认无误后,放入指定留样柜或冰箱中,不得与其他物品混放。
3. 每日安排专人负责检查留样情况,确保留样食品未被污染、变质或丢失。
4. 保存期满后,由指定人员按照规定程序销毁留样食品,并做好销毁记录。
四、责任与监督
1. 各级管理人员应加强对食品留样工作的监督与指导,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2. 对未按规定执行留样制度的行为,将依据相关规定追究责任人责任。
3. 定期组织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对食品留样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其责任意识和操作技能。
五、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单位食品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各相关部门应根据本制度制定具体实施细则,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共同维护食品安全环境。
结语:
食品留样不仅是法律的要求,更是对食品安全的高度负责。只有通过严格的制度管理与规范的操作流程,才能真正实现“从源头到餐桌”的全程可控,为公众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