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应用》习题】一、填空题
1. 如果A与B的比是3:5,那么A是B的( )分之( )。
2. 在一幅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5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3. 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比是4:3,如果长是16厘米,那么宽是( )厘米。
4. 甲数与乙数的比是7:9,甲数是21,乙数是( )。
5. 某校六年级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5:4,已知男生有200人,那么女生有( )人。
二、选择题
1. 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是12,那么两个外项的积是( )。
A. 6
B. 12
C. 24
D. 无法确定
2. 下列哪一组不能组成比例?( )
A. 2:3 和 4:6
B. 5:10 和 1:2
C. 3:4 和 6:8
D. 1:2 和 3:5
3. 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比是1:2:3,这个三角形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
4. 用12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长和宽的比是2:1,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
A. 8平方米
B. 12平方米
C. 16平方米
D. 24平方米
5. 一本书已经看了它的2/5,剩下的部分与已看部分的比是( )。
A. 2:3
B. 3:2
C. 2:5
D. 3:5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 比例中的四个数可以为零。( )
2. 比例式a:b = c:d中,a和d叫做外项,b和c叫做内项。( )
3. 如果甲数与乙数的比是3:4,那么乙数是甲数的4/3。( )
4. 比例尺1:1000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1000米。( )
5. 一个比例中,如果一个内项扩大2倍,另一个内项缩小2倍,比例仍然成立。( )
四、解答题
1. 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72厘米,长、宽、高的比是3:2:1,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2. 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车速度是每小时60千米,乙车速度是每小时40千米,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行驶了40千米,求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3. 一块地的面积是20公顷,其中种植小麦和玉米的比例是3:7,问小麦和玉米各占多少公顷?
4. 小明家有一块长方形菜地,长和宽的比是5:3,周长是48米,求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
5. 一个班级共有学生45人,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是4:5,后来转来2名男生,这时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变为5:6,问原来男生有多少人?
通过这些练习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议在解题过程中注意单位的统一和比值的正确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