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物理课时《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卷x-】《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 下列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是( )
A. 千米
B. 分钟
C. 米
D. 小时
2. 在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不需要估读
B. 可以用任何刻度尺测量
C. 必须使刻度线与被测物体对齐
D. 测量结果可以不写单位
3. 一个成年人的身高大约是( )
A. 160 cm
B. 160 mm
C. 1.6 m
D. 16 dm
4. 使用停表测量时间时,正确的操作是( )
A. 按下开始键后立即停止
B. 只需按下一次即可记录时间
C. 应先按开始键,再按停止键
D. 停表不需要校准
5. 实验中,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他发现每次测量的结果略有不同,这主要是因为( )
A. 纸张太厚
B. 刻度尺没有调零
C. 读数时存在误差
D. 纸张颜色不同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 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
2. 1小时等于________分钟。
3. 测量长度时,应将刻度尺的________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
4. 时间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
5. 为了减小误差,通常采用________的方法进行测量。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 为什么在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说明使用秒表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5分)
某同学用刻度尺测得一本物理书的宽度为18.5 cm,求该书的宽度是多少米?
解:
五、实验题(共10分)
小明想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将铜丝绕在铅笔上,共绕了50圈,测得总长度为2.5 cm。请你帮他计算出铜丝的直径。
解: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C
3. A
4. C
5. C
二、填空题
1. 米
2. 60
3. 零刻度线
4. 秒
5. 多次测量
三、简答题
1. 因为多次测量可以减小偶然误差,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使用秒表时应注意:先按开始键,再按停止键;确保秒表已经归零;读数时注意分针和秒针的位置。
四、计算题
18.5 cm = 0.185 m
五、实验题
铜丝直径 = 2.5 cm ÷ 50 = 0.05 cm = 0.5 mm
---
备注:本练习卷旨在帮助学生巩固《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相关知识点,适合课堂练习或课后复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