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聊斋志异《大鼠》原文及翻译】《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著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内容多为鬼怪、狐仙、妖异等奇异故事,寓意深刻,语言精炼。其中《大鼠》一篇,虽篇幅不长,却生动有趣,富有哲理,值得细细品味。
原文:
有富室,偶得二鼠,甚黠。夜半,鼠窃食于厨,主人起而逐之,鼠遁入壁隙。逾时复出,仍盗食如故。主人怒,命童子持帚击之,鼠避而不去。遂以瓦石掷之,鼠乃走。然其后数日,鼠犹至,若无惧者。主人疑其非寻常鼠也,因设机阱,欲擒之。鼠竟知其意,终不入网。主人益奇之,曰:“此鼠非凡物也。”
一日,鼠忽跃上案,直视主人,若有所语。主人惊曰:“汝岂人耶?”鼠不应,但俯首若思。俄而,鼠化为人形,衣冠楚楚,作揖而言曰:“吾本山中老鼠,因修行千年,得成人形。今见君仁厚,愿为仆役,以报恩德。”主人大喜,遂收留之。鼠则勤勉劳作,忠心耿耿,家业渐兴。后鼠辞别而去,不知所终。
翻译:
有一位富裕的人家,偶然养了两只老鼠,非常狡猾。一天夜里,老鼠偷偷跑到厨房偷吃东西,主人醒来追赶,老鼠逃进了墙缝里。过了一会儿又出来,依旧像以前一样偷吃。主人很生气,让童子拿着扫帚打它们,老鼠躲开却不离开。于是主人用瓦片和石头扔过去,老鼠才跑掉。但之后几天,老鼠还是来偷吃,好像一点也不害怕。
主人觉得这两只老鼠不像是普通的鼠类,便设下陷阱想抓住它们。但老鼠似乎知道主人的意图,始终没有落入陷阱。主人更加感到奇怪,说:“这老鼠不是普通的东西啊。”
有一天,老鼠突然跳上桌子,直盯着主人,好像有什么话要说。主人惊讶地说:“你难道是人吗?”老鼠没有回答,只是低头思考。不久,老鼠竟然变成人形,穿着整齐的衣服,向主人行礼说:“我原本是山中的老鼠,修行了一千多年,才得以化为人形。如今看到您仁慈宽厚,愿意做您的仆人,以报答您的恩情。”主人非常高兴,便收留了它。
老鼠从此勤劳工作,忠心耿耿,家里的产业渐渐兴旺起来。后来,老鼠告别主人离去,不知去了哪里。
简析:
《大鼠》这篇故事虽然短小,却蕴含着深刻的寓意。蒲松龄通过一只“成精”的老鼠,表达了对善与恶、人与灵的思考。老鼠虽为动物,却因修行而得道,最终以人的身份回报主人的恩情,体现了“善有善报”的思想。
同时,文中也表现出蒲松龄对人性的洞察:即使是一只老鼠,只要心存善念,也能获得尊重与信任。这种“人鼠相知”的情节,在《聊斋志异》中并不多见,显得尤为独特。
结语:
《大鼠》不仅是一篇充满奇幻色彩的故事,更是一部蕴含哲理的寓言。它提醒我们:不要以貌取人,也不要轻视任何生命。在蒲松龄的笔下,即使是“鼠”,也可能拥有不凡的智慧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