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个案辅导记录表((带参考内容))】一、基本信息
| 项目 | 内容 |
|------|------|
| 学生姓名 | 张某某 |
| 性别 | 女 |
| 年龄 | 15岁 |
| 班级 | 初三(2)班 |
| 咨询日期 | 2025年4月5日 |
| 咨询地点 | 心理健康辅导室 |
| 咨询师 | 李老师 |
二、来访原因
该生因近期情绪低落、睡眠质量差、学习效率下降,且与同学关系紧张,家长反映其在家也表现出烦躁、不愿沟通的情况,因此由班主任推荐前来接受心理辅导。
三、主要表现
1. 情绪方面:近期经常感到焦虑、烦躁,容易对小事发脾气,情绪波动较大。
2. 行为方面: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完成质量下降,常有逃避学习的行为。
3. 人际关系:与同桌发生过冲突,认为同学“不理解自己”,不愿参与集体活动。
4. 家庭情况:父母工作较忙,平时由祖父母照顾,缺乏有效沟通,家庭支持不足。
四、初步评估
根据学生在咨询过程中的表现及访谈内容,初步判断该生可能存在以下心理问题:
- 情绪调节困难
- 自我认同感较低
- 社交焦虑倾向
- 家庭支持系统薄弱
建议进行进一步的心理测评,并结合个体辅导与家庭干预的方式进行综合干预。
五、辅导目标
1. 帮助学生识别并表达自己的情绪,提升情绪管理能力。
2. 改善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增强社交信心。
3. 增强自我认知,提升自尊和自信。
4. 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改善家庭互动模式。
六、辅导过程记录
第一次辅导(2025年4月5日):
- 通过倾听方式了解学生的现状,建立信任关系。
- 使用“情绪温度计”工具帮助学生识别当前的情绪状态。
- 引导学生描述最近发生的事件,分析其背后的情绪反应。
第二次辅导(2025年4月12日):
- 探讨学生在家庭中的角色和感受,引导其表达对父母的期望。
- 进行简单的放松训练,缓解焦虑情绪。
- 布置小任务:每天记录一件让自己感到开心的小事。
第三次辅导(2025年4月19日):
- 回顾前两周的情绪变化,发现学生情绪有所改善。
- 讨论如何处理与同学之间的矛盾,尝试换位思考。
- 鼓励学生参与班级活动,逐步恢复社交信心。
七、后续计划
1. 每两周进行一次心理辅导,持续跟踪学生情绪变化。
2. 邀请家长参与一次亲子沟通课程,提升家庭支持力度。
3. 结合学校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支持平台(如社团活动、同伴支持小组等)。
4. 若情况稳定,可逐步减少辅导频率,转入定期回访阶段。
八、参考内容(供教师或心理咨询师参考)
-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辅导》
- 《中小学生心理问题识别与干预指南》
- 《儿童与青少年情绪管理训练手册》
-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管理系统操作说明
九、备注
本记录仅用于心理健康辅导内部使用,所有信息严格保密,未经允许不得外传。
咨询师签名: 李老师
日期: 2025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