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三年级《笔算乘法》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导入、动手操作和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体会乘法的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和严谨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写法及计算步骤。
- 难点:理解“个位对齐”、“进位”的概念,以及如何处理中间的进位过程。
三、教学准备:
- 教具:多媒体课件、小棒、练习本、数字卡片
- 学具:每位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橡皮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一幅生活场景图,如“超市购物”,提出问题:“小明买了3袋牛奶,每袋牛奶8元,一共花了多少钱?”引导学生用加法或乘法解决,并引出乘法的概念。接着提问:“如果买的是12袋,每袋8元,该怎么算呢?”从而引出课题——笔算乘法。
(二)新知探究(15分钟)
1. 复习旧知:回顾表内乘法,让学生口算一些简单的乘法题,如:6×7、9×4等。
2. 引导探索:教师在黑板上写出“12×3”,引导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思路,教师适时引导正确的书写格式。
3. 讲解笔算步骤:
- 写竖式:把两个乘数按位数对齐,先写被乘数,再写乘数。
- 先算个位:3×2=6,写在个位下面。
- 再算十位:3×1=3,写在十位下面。
- 结果是36。
4. 巩固练习:教师出示几个类似题目,如“23×2”、“14×3”,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请几位学生到黑板上展示。
(三)互动练习(10分钟)
1.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几道笔算乘法题目,要求互相检查并讨论错误原因。
2. 游戏环节:开展“算得快”比赛,看哪一组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指定数量的题目,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竞争意识。
(四)总结提升(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笔算乘法的关键步骤,特别是“个位对齐”和“进位”的处理方式。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并运用乘法知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五)布置作业(5分钟)
1. 完成课本第35页的练习题。
2. 自编一道笔算乘法题并解答,下节课分享。
五、板书设计:
```
1 2
× 3
------
3 6
```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情境引入和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掌握笔算乘法的基本方法,但在个别学生中仍存在进位不清晰的问题,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加强巩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