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及翻译】《孙权劝学》是出自《资治通鉴》中的一篇经典短文,讲述了三国时期吴国君主孙权劝勉部下吕蒙学习的故事。文章虽短,却蕴含深刻道理,体现了古代君主重视人才、注重教育的思想。
原文:
>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翻译:
起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身居要职,不能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由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让你专门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只是希望你广泛地阅读,了解过去的事情罢了。你说事务多,哪有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收获很大。”于是吕蒙开始学习。
内容解析:
这篇短文虽然字数不多,但却生动地刻画了孙权作为一位统治者的智慧与远见。他没有用命令的口吻强迫吕蒙学习,而是通过自身的经历和态度来引导,体现出一种温和而坚定的劝学方式。
在古代,士人往往重视学问,但并非所有人都有机会接受系统的教育。孙权能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鼓励身边的人不断充实自己,这在当时是一种难得的开明思想。
吕蒙在接受劝学后,最终也因学识的增长而得到重用,成为一代名将,这也说明了“学无止境”的重要性。
启示与意义:
1. 学习的重要性:无论身处何位,都不应忽视学习。知识可以提升个人能力,也能增强判断力。
2. 领导者的智慧:孙权不仅是一位武将,更是一位善于用人、懂得培养人才的领导者。
3. 劝学的艺术:真正的劝学不是强迫,而是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让对方心甘情愿地接受。
结语:
《孙权劝学》虽是一篇简短的文章,但它传递出的学习精神和治国理念,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在当今社会,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我们更应该像吕蒙一样,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结语:学习,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成长;劝学,不只是教人读书,更是唤醒人的求知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