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峡原文及赏析】“巫峡”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诗作,全诗以壮丽的自然景色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个人身世的感慨。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巫峡的险峻与雄伟,也体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原文:
巫峡
巫峡啼猿数行泪,
衡阳归雁几封书。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铺。
赏析:
《巫峡》一诗虽篇幅短小,但意境深远,语言凝练,情感真挚。诗中通过“巫峡啼猿”这一意象,描绘出三峡地区特有的苍凉景象。猿声凄厉,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哀愁,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接着,“衡阳归雁几封书”一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雁是古人寄托思乡、传信的象征,而“几封书”则透露出诗人对远方亲友的牵挂与期盼。这种思念之情,在古代文人中尤为常见,杜甫也不例外。
后两句“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铺”,则运用了对比手法。台城柳本是无生命的植物,却因常年生长在江边,显得格外“无情”。然而,正是这种“无情”更显出人事的变迁与无常。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处境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寄托了诗人深沉的情感,既有对人生际遇的感慨,也有对国家动荡的忧虑。杜甫的诗风一贯沉郁顿挫,而这首《巫峡》正是其风格的典型体现。
结语:
《巫峡》虽非杜甫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但却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对巫峡风光的赞美,更是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读之令人回味无穷,久久不能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