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柑者言文言文附译文】《卖柑者言》是元代文学家刘基(字伯温)所写的一篇寓言性质的散文,通过一个卖柑子的小贩之口,揭示了当时社会中官吏虚伪、腐败的现象。文章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原文: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市之十日不败。人买之以赠,或遗人。问其价,曰:“吾售之,非为利也,乃以示人之不知。”或问曰:“若此,则何不自食?”曰:“吾岂不能食?吾见世之为官者,皆如是,而人莫之察也。”
予怪而问之,曰:“吾视其外,金玉其表;观其内,腐烂不可食。然人争购之,以其外表华美也。今夫为官者,亦若是矣!”
予闻而叹曰:“呜呼!世之为官者,皆若此也,而民莫之觉也。可哀也哉!”
译文:
杭州有个卖水果的人,擅长保存柑子,卖出去十天也不会坏。人们买来送给别人,或者作为礼物赠送。有人问他价格,他说:“我卖柑子,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想让人们知道他们并不了解这些事物。”
有人问他:“既然这样,那你为什么不自己吃呢?”他回答:“我难道不能吃吗?我只是看到世上那些做官的人,都是这样的,而人们却没人察觉罢了。”
我感到奇怪,就问他:“你为什么这么说?”他说:“我看他们的外表,像是金玉一样华丽;但看他们的内心,却是腐烂得无法食用。可是人们却争相购买,只因为它们的外表好看。现在那些做官的人,也是这样的啊!”
我听了之后感叹道:“唉!世上做官的人,都是这样,而百姓却毫无察觉,真是可悲啊!”
赏析与启示:
《卖柑者言》虽短,却极具思想深度。作者借卖柑者之口,讽刺了当时官场中“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现象。表面上光鲜亮丽,实则腐败无能,这种虚伪和欺骗在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
文章不仅批判了官僚主义,也提醒人们不要被表面的繁华所迷惑,要注重内在的真实与本质。它告诫世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往往隐藏在平凡之中;而那些看似光鲜的外表,可能只是掩盖真相的面具。
结语:
《卖柑者言》是一篇充满智慧与哲理的文章,它不仅反映了元代社会的某些弊端,也对现代人有着深刻的警示意义。在当今社会,我们更应警惕那些“金玉其表,败絮其中”的现象,学会透过表象看本质,做一个有识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