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了了阅读及答案】《小时了了》是一篇出自《世说新语·言语》的古代文言短文,讲述了孔子弟子子贡与一位少年之间的对话。文章虽短,但寓意深刻,反映了古人对“才智”与“德行”的重视,也揭示了“人不可貌相”的道理。
原文:
子贡问:“贤者何如?”
曰:“贤者,不以人之恶而废其善。”
又问:“贤者何如?”
曰:“贤者,不以己之长而轻人之短。”
又问:“贤者何如?”
曰:“贤者,不以己之能而傲人之不能。”
翻译:
子贡问:“贤人是什么样的呢?”
有人回答:“贤人不会因为别人的缺点而否定他的优点。”
子贡又问:“贤人又是什么样的呢?”
回答说:“贤人不会因为自己的长处而看不起别人的短处。”
子贡再问:“那贤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回答说:“贤人不会因为自己的能力而轻视别人的能力。”
阅读理解题:
1. 本文通过子贡与他人的对话,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
答:本文强调了贤人应具备宽容、谦逊的品德,不应因他人缺点或自身优势而轻视他人。
2. 文中提到“不以人之恶而废其善”,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答:不要因为一个人有缺点就否认他的优点。
3. “不以己之长而轻人之短”中的“轻人之短”是什么意思?
答:不要因为自己有长处而看不起别人的短处。
4. 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贤者?
答:一个能够包容他人、不自大、不轻视他人的人才是真正的贤者。
5. 你如何理解“不以己之能而傲人之不能”这句话?
答:这句话强调了谦虚的重要性,即使自己有能力,也不应因此而看不起没有能力的人。
作文参考:
《小时了了》虽然篇幅简短,但蕴含深刻的哲理。它告诉我们,真正的贤者不是靠才华出众,而是靠内心的修养与对他人的尊重。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为某人的不足而忽视其优点,或者因为自己的优势而轻视他人。这种态度不仅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也阻碍了个人的成长。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欣赏他人的长处,尊重他人的不同,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德行、有智慧的人。
总结:
《小时了了》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的文言文,通过简单的对话传达了深刻的做人道理。它提醒我们,在追求才华的同时,更要注重品德的修养,做一个谦逊、宽容、有责任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