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人物】在人生的长河中,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风景,而那些在历史长卷中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更是我们写作时不可或缺的素材。他们或以智慧启迪后人,或以勇气震撼人心,或以仁爱温暖世界。这些人物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也为高考作文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一、司马迁:忍辱负重,成就千古绝唱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是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下的豪言壮语。他因替李陵辩解而遭受宫刑,身心受到极大摧残,但他没有沉沦,而是以顽强的意志完成了《史记》这部不朽的巨著。他的经历告诉我们:真正的强者,不是没有痛苦,而是在痛苦中依然选择前行。在作文中引用司马迁的事例,可以突出“坚持”“信念”“逆境中的成长”等主题。
二、苏轼:豁达乐观,笑对人生风雨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但他始终保持着豁达乐观的心态。无论是“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还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都展现了他面对人生起伏时的从容与智慧。在写作中,可以用苏轼的例子来表达“乐观”“心态”“面对挫折的态度”等观点,极具感染力。
三、张謇:实业救国,鞠躬尽瘁
清末民初,国家危难之际,张謇毅然放弃仕途,投身实业,创办工厂、学校,致力于教育与工业发展。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精神。张謇的故事可以用来论证“责任”“担当”“爱国情怀”等主题,尤其适合用于议论文中,增强文章的思想深度。
四、林觉民:血染黄花,为国捐躯
林觉民是辛亥革命中的烈士,他在《与妻书》中写道:“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字里行间充满深情与壮志。他的牺牲精神令人动容,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素材。在作文中使用林觉民的事例,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提升文章的感染力和思想高度。
五、袁隆平:稻下乘凉梦,禾下乘凉人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生致力于解决粮食问题,让无数人摆脱饥饿。他的一生,是对“梦想”“奉献”“科学精神”的最好诠释。在作文中引用袁隆平的事迹,不仅可以体现对科学家的敬仰,还能引申到“理想与现实”“奋斗与收获”等话题,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结语:
人物,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精神的传承者。在高考作文中,合理运用这些人物素材,不仅能丰富文章内容,更能体现出作者的思考深度与文化积淀。希望同学们在积累素材的同时,也能深入理解人物的精神内涵,写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力量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