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用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练习题(-文档)】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一元一次方程是基础且重要的内容之一。其中,“去分母”是一种常见的解方程方法,尤其适用于含有分数的方程。通过合理地去掉分母,可以将复杂的方程转化为整数系数的方程,从而更方便地进行求解。
本练习题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去分母”法在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的应用,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与逻辑思维水平。题目涵盖多种类型,包括简单的分数方程、含括号的方程以及实际问题的应用题,适合七年级学生课后巩固和复习使用。
一、知识点回顾
1. 去分母的原理:
当方程中出现分母时,可以通过两边同时乘以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从而消去分母,使方程简化。
2. 注意事项:
- 必须对等式两边同时乘以相同的数,保持等式的平衡。
- 若分母为0,则该方程无意义,需特别注意。
- 去分母后,要确保每一项都乘以该数,避免漏乘或误乘。
3. 步骤总结:
- 找出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 方程两边同时乘以这个最小公倍数;
- 去掉分母后,整理方程并解出未知数;
- 检验结果是否符合原方程。
二、练习题精选
1. 解下列方程:
(1)$\frac{x}{2} + \frac{1}{3} = 1$
(2)$\frac{2x - 1}{5} = \frac{x + 3}{4}$
(3)$\frac{x + 2}{3} - \frac{x - 1}{6} = 1$
2. 列方程解应用题:
(1)一个数的三分之一加上2等于这个数的一半减去1,求这个数。
(2)甲、乙两人从相距18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每小时6千米,乙的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问几小时后两人相遇?
三、解题思路与提示
- 在解第一题时,先找到分母2和3的最小公倍数6,然后两边同时乘以6,再进行化简。
- 第二题涉及两个分式相等,可先交叉相乘,或者两边同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 应用题应先设未知数,再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最后进行求解。
四、参考答案(供教师或家长参考)
1. (1)$x = \frac{4}{3}$
(2)$x = \frac{19}{2}$
(3)$x = 4$
2. (1)设这个数为$x$,则有:$\frac{x}{3} + 2 = \frac{x}{2} - 1$,解得$x = 18$。
(2)设时间为$t$小时,则有:$6t + 4t = 180$,解得$t = 18$小时。
五、学习建议
- 多做练习,熟悉去分母的技巧和常见错误点。
- 注意书写规范,避免因粗心导致计算错误。
- 遇到复杂方程时,可逐步拆解,耐心分析每一个步骤。
通过本练习题的训练,学生不仅能够熟练掌握“去分母”这一解方程的方法,还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代数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