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精选范文 >

屈的成语

2025-08-11 13:09:47

问题描述:

屈的成语,有没有人能看懂这个?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1 13:09:47

屈的成语】在汉语中,“屈”字常常用来表达一种压抑、委屈、不屈服或被压迫的状态。而“屈”的成语更是丰富多样,既有形容人意志坚定、不屈不挠的,也有描述因压迫而低头、忍让的。这些成语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学。

“屈”字在成语中往往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有时是褒义,如“百折不屈”,表示面对困难毫不退缩;有时则是贬义,如“屈膝投降”,表示无原则地妥协。因此,在使用这些成语时,需结合具体语境,才能准确传达其含义。

“百折不屈”是一个典型的褒义成语,常用于赞美那些在逆境中依然坚持信念、不轻言放弃的人。例如:“他虽屡遭挫折,却始终百折不屈,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这句中,“百折不屈”突出了人物的坚韧与毅力。

相反,“屈膝投降”则多用于批评那些在压力下丧失气节、向敌人低头的行为。比如:“面对强敌,他没有选择抵抗,而是屈膝投降,失去了尊严。”这里,“屈膝投降”带有一种贬义,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的不满和谴责。

此外,“屈指可数”也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意为数量极少,可以用手指头数得过来。这个成语虽然不直接涉及“屈”的本义,但“屈指”一词源于古人用手指计算的习惯,因此也被归入“屈”的范畴。例如:“能完成这项任务的人屈指可数,大家都感到压力很大。”

还有“屈尊降贵”,指的是地位高的人放下架子,降低身份去接近地位低的人。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有教养、谦逊的人,如:“他虽身居高位,却能屈尊降贵,与百姓同甘共苦。”

总的来说,“屈”的成语不仅在语言上丰富多彩,也在文化上具有深刻的寓意。它们既反映了人们对坚韧与气节的追求,也揭示了人在面对压力时的不同选择。无论是“百折不屈”还是“屈膝投降”,都体现了人性的复杂与多面性。

在日常交流或写作中,合理运用这些成语,不仅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也能更好地传递情感和思想。因此,了解并掌握这些“屈”的成语,对于提升语言能力与文化素养都有着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