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雁(杜甫-归雁杜甫唐诗鉴赏)】《归雁》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虽篇幅简短,却蕴含深意,展现了诗人对时局动荡、人生漂泊的深切感慨。这首诗以“归雁”为意象,借物抒情,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全诗如下:
> 归雁
> 万里衡阳雁,春来别故林。
> 去年过岭北,今又入湘南。
从字面来看,这是一首描写大雁迁徙的诗。每年春天,大雁从南方飞回北方,秋天再返回南方。然而,杜甫并未仅仅停留在描绘自然现象的层面,而是通过大雁的迁徙,隐喻自己流离失所、漂泊无依的生活状态。
“万里衡阳雁”,开篇点明大雁的飞行距离之远,也暗示了诗人自身的处境——远离故土,四处漂泊。“春来别故林”,说明大雁在春天离开原来的栖息地,象征着离别与出发。而“去年过岭北,今又入湘南”则进一步刻画出大雁每年往返的轨迹,也暗含了诗人自己不断辗转、无法安定的心境。
杜甫一生经历安史之乱,饱尝战乱之苦,长期漂泊在外,难以归乡。因此,他在诗中借“归雁”表达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眷恋。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与悲凉:即便大雁可以自由迁徙,人却因战乱而无法回归故里。
此外,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杜甫诗歌一贯的沉郁顿挫风格。他不直接倾诉自己的情感,而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让读者在感受诗意的同时,体会到诗人内心的波澜。
综上所述,《归雁》虽为一首小诗,却寄托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对现实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