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原文】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解与赏析:
《饮酒》是东晋诗人陶渊明所作的一组五言诗中的代表作之一,共二十首,此为第五首。诗中描绘了作者在田园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宁静与超脱,体现了他淡泊名利、归隐自然的思想境界。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人虽居住在人间,却能远离尘世的喧嚣。这并非物理上的隔离,而是心灵上的超然。真正的安宁不在于环境的偏僻,而在于内心的平静。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是诗人对自我心境的解释。只要内心远离世俗纷扰,即使身处闹市,也能保持内心的宁静。这种“心远”的态度,正是陶渊明思想的核心。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诗描绘出一幅恬静安详的田园生活画面。诗人一边采摘菊花,一边悠闲地望向远处的南山,仿佛整个世界都与他融为一体。这里的“悠然”不仅是动作的从容,更是心境的自在。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傍晚时分,山间的空气清新宜人,飞鸟成群归来。这不仅是一幅自然美景,也象征着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最后两句点明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感悟。诗人认为,真正的生活意义无法用言语表达,只有在自然与心灵的交融中才能体会。因此,“欲辨已忘言”,既是无奈,也是满足。
总结:
《饮酒》一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陶渊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它不仅是田园诗的典范,更是一种生活哲学的体现。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读来令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