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原文跟读】《木兰诗》是中国古代乐府诗中的经典之作,讲述了女子花木兰代父从军、英勇作战、最终凯旋的故事。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木兰孝顺、勇敢、坚韧的品格,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性角色的重新认识与肯定。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诵读《木兰诗》,以下是对该诗的原文、以及关键信息的整理。
一、原文简介
《木兰诗》原名《木兰辞》,又叫《木兰歌》,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全诗共308字,采用五言句式,节奏明快,情节生动。
二、
段落 | 内容概要 | 表达情感 |
第一段 | 木兰在家中织布,听到征兵令,决定替父从军 | 表现木兰的孝心与责任感 |
第二段 | 木兰准备行装,奔赴战场 | 展现木兰的果断与决心 |
第三段 | 木兰在战场上英勇作战,屡建奇功 | 突出她的勇敢与智慧 |
第四段 | 木兰凯旋归来,拒绝封赏,回到家乡 | 表现她淡泊名利、思念家人 |
第五段 | 木兰与家人团聚,恢复女儿身 | 结尾温馨感人,体现亲情 |
三、重点词句解析
词语/句子 | 含义 | 作用 |
“唧唧复唧唧” | 形容织布声,引出故事背景 | 设置情境,引发联想 |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 木兰主动请缨,代父从军 | 展现孝心与担当 |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战争残酷,英雄牺牲 | 强调战争的艰难与代价 |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 木兰胜利归来,接受封赏 | 展示其功绩与荣耀 |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 用比喻表达木兰的真实身份 | 增强诗意与趣味性 |
四、艺术特色
- 叙事结构清晰:按时间顺序展开,层层递进。
- 语言简洁生动:多用口语化表达,朗朗上口。
- 人物形象鲜明:木兰既有女儿柔情,又有将士英气。
- 主题深刻:弘扬忠孝节义,倡导女性自立自强。
五、结语
《木兰诗》不仅是一首文学作品,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象征。它通过一个普通女子的不凡经历,传达了忠诚、勇敢与孝道的价值观,至今仍具有强烈的教育意义和感染力。
附:《木兰诗》原文(节选)
>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如需完整版《木兰诗》原文及逐句讲解,可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或进行深入学习。
以上就是【木兰诗原文跟读】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