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而好学下一句是什么】“敏而好学”出自《论语·公冶长》,是孔子对弟子子贡的评价。这句话在古代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聪明且勤奋好学,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能力。那么,“敏而好学”的下一句是什么呢?下面将为大家详细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相关内容。
一、原文出处与含义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论语·公冶长》 |
原文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含义 | 聪明且喜欢学习,不以向地位低的人请教为耻。 |
二、句子解析
“敏而好学”中的“敏”指的是聪慧、敏捷;“好学”则是热爱学习、乐于求知。整句强调的是一个人不仅具备学习的能力,还拥有积极的学习态度。
而“不耻下问”则进一步说明了这种学习态度的具体表现:即使对方身份低于自己,也不觉得向其请教是丢脸的事情。这体现了儒家提倡的谦虚和尊重他人的精神。
三、延伸理解
观点 | 解释 |
学习态度 | 强调主动学习的重要性,而非被动接受知识。 |
尊师重道 | 不耻下问也反映了对知识的尊重和对他人智慧的认可。 |
人格修养 | 这种品质不仅是学习上的要求,也是个人品德的重要体现。 |
四、现代启示
在当今社会,虽然我们不再用“下问”来指代向他人请教,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精神依然值得推崇。它提醒我们:
- 要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
- 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应勇于提问;
- 不因身份或地位而轻视他人,尊重每一位知识的传播者。
五、总结
项目 | 内容 |
下一句 | 不耻下问 |
出处 | 《论语·公冶长》 |
核心思想 | 聪明好学,不以请教为耻 |
现代意义 | 鼓励积极学习、尊重他人、提升自我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敏而好学”的下一句是“不耻下问”,这句话不仅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也对现代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希望本文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句经典名言。
以上就是【敏而好学下一句是什么】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