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介亭杂文包含什么文章】《且介亭杂文》是鲁迅先生于1937年出版的一部杂文集,收录了他在1934年至1936年间所写的部分杂文。这些文章多发表于《申报》的“自由谈”栏目,内容涉及社会、文化、政治、文学等多个方面,语言犀利、思想深刻,体现了鲁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与思考。
以下是对《且介亭杂文》中主要文章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其主要内容和特点:
文章名称 | 写作时间 | 主要内容 | 作者观点 | 特点 |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 1925年 | 批判“公理”与“正义”的虚伪性,揭露社会中的不公现象 | 强调应正视现实,反对盲目乐观 | 讽刺性强,逻辑严密 |
《无声的中国》 | 1928年 | 揭示当时中国社会的沉默与压抑,呼吁人民发声 | 呼吁民众觉醒,追求言论自由 | 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
《阿Q正传》(节选) | 1921年 | 通过阿Q的形象揭示国民劣根性 | 批判国民性中的麻木与自欺 | 典型人物塑造,寓意深刻 |
《从孩子的照相说起》 | 1933年 | 讨论儿童教育与社会风气的关系 | 反对封建礼教对儿童的束缚 | 以小见大,视角独特 |
《拿来主义》 | 1934年 | 提出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主张“拿来”并加以利用 | 强调文化自信与开放包容 | 风格幽默,比喻生动 |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 1934年 | 反驳“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论调,强调民族精神 | 肯定中华民族的内在力量 | 逻辑清晰,气势恢宏 |
《关于太炎先生的二三事》 | 1936年 | 回忆章太炎生平,表达敬意与反思 | 对知识分子的责任有深刻认识 | 情感真挚,历史感强 |
《答徐懋庸》 | 1935年 | 回应批评,阐明自己的立场与观点 | 坚持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 | 语言犀利,态度坚定 |
这些文章不仅反映了鲁迅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思想变化,也展现了他对国家命运、民族文化、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注。《且介亭杂文》作为鲁迅杂文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思想价值。
通过阅读这些文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鲁迅的思想脉络,以及他对中国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
以上就是【且介亭杂文包含什么文章】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