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精选范文 >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则的意思

2025-09-11 08:10:55

问题描述: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则的意思,急到失眠,求好心人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1 08:10:55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则的意思】一、

《孟子·告子上》中“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一句,是儒家经典中关于义利之辨的重要论述之一。其中,“则”字在句中的含义,直接影响对整句话的理解。

“万钟”指的是优厚的俸禄或物质利益;“不辩礼义”是指不辨别是否符合礼义;“而受之”是接受这些利益。整个句子的意思是:即使有丰厚的利益,如果不加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去接受,这是不正当的行为。

而“则”在此处是一个连词,表示“那么”、“就”的意思,用于连接前后分句,表达一种假设或条件关系。也就是说,如果面对万钟之利而不加以分辨礼义,就会导致不义之举。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则”的用法和意义,以下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归纳总结。

二、表格总结

词语 出处 原文 含义 用法分析 语义解释
《孟子·告子上》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表示“那么”、“就”,起连接作用 连词,表示假设或条件下的结果 在此句中表示“如果……就……”的逻辑关系,强调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三、补充说明

在古汉语中,“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虚词,具有多种语法功能:

1. 表示顺承关系: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里的“则”可以理解为“就”。

2. 表示转折关系:如“虽不能察,必以情”,“则”可表“却”。

3. 表示假设关系: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这里的“则”表示“那么”。

在本句中,“则”属于第三种用法,即表示一种假设情况下的结果。孟子借此强调,人在面对利益时,应保持清醒的道德判断,否则便会失去人格和操守。

四、结语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则”字,在文中起到连接前后逻辑的作用,表示“如果……就……”的假设关系。这一用法不仅体现了古汉语的语法特点,也反映了孟子对人性、道德与利益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并从中获得关于义利抉择的现实启示。

以上就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则的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