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肠辘辘是什么意思】“饥肠辘辘”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非常饿的状态。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肚子空荡荡、发出响声的情景,给人一种强烈的饥饿感。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饥肠辘辘 | 形容非常饿,肚子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 |
这个成语由两个部分组成:
- 饥肠:指饥饿的肠胃;
- 辘辘:形容声音,如车轮滚动或肚子发出的响声。
合起来就是“肚子饿得咕咕叫”的意思,常用来形容人在长时间没有进食后,感到极度饥饿的状态。
二、使用场景
场景 | 示例 |
饥饿时 | “我早上没吃早饭,现在饿得饥肠辘辘。” |
描述他人状态 | “他刚下班回来,饥肠辘辘地冲进厨房。” |
文学作品中 | “夜深人静,饥肠辘辘的旅人只能靠回忆美食度日。”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饥饿难耐、肚饿心慌、腹空如洗 |
反义词 | 腹饱心安、食不甘味、饱食终日 |
四、成语来源
“饥肠辘辘”最早见于古代文学作品,用来描写人物因饥饿而产生的身体反应。虽然没有确切的出处,但其用法在历代诗词和小说中较为常见,具有较强的文学色彩和生活气息。
五、注意事项
- “饥肠辘辘”是书面语,多用于文学、写作或正式场合;
- 在日常口语中,人们更常用“饿死了”、“肚子饿得不行”等表达;
-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过于夸张或不恰当的搭配。
总结
“饥肠辘辘”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极度饥饿的状态。它不仅表达了生理上的饥饿感,也带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在写作或表达中,适当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内容更加丰富和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