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牧羊译文全文】一、
《苏武牧羊》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典故之一,出自《汉书·李广苏建传》,讲述了西汉时期外交官苏武在匈奴被扣留期间,坚持不屈、忠于国家的故事。苏武在北海(今贝加尔湖)牧羊十九年,始终拒绝投降,最终得以归汉,成为忠诚与坚韧的象征。
该故事不仅展现了苏武坚定的爱国精神,也反映了当时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复杂关系。通过他的经历,后人对其忠诚、坚韧和民族气节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译文全文与原文对照表
原文 | 译文 |
苏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 苏武,字子卿,年轻时因父亲的功绩而被任命为官,兄弟几人都做了郎官。 |
天汉元年,武帝遣武以中郎将使匈奴,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俱。 | 天汉元年,汉武帝派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匈奴,与副中郎将张胜以及临时担任属官的常惠等人一同前往。 |
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 正好缑王和长水人虞常等人在匈奴境内策划反叛。 |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 虞常等七十多人打算劫持单于的母亲阏氏,投奔汉朝。 |
事觉,连坐者皆死。 | 事情被发现后,牵连的人都被判处死刑。 |
武曰:“汉与匈奴和亲,常愿毋失和气。” | 苏武说:“汉朝与匈奴有和亲之约,我希望能不要破坏和平。” |
乃遣武使匈奴,以通和好。 | 于是派遣苏武出使匈奴,以维持友好关系。 |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共至匈奴。 | 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临时官员常惠等人一起到了匈奴。 |
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 在匈奴一共待了十九年,刚去的时候还是壮年,回来时已经满头白发。 |
武曰:“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从父,妻从夫,夫死,妻不改嫁,此天下之大义也。” | 苏武说:“臣侍奉君主,就像儿子侍奉父亲一样。儿子跟随父亲,妻子跟随丈夫,丈夫死了,妻子不改嫁,这是天下的大义。” |
三、结语
《苏武牧羊》不仅是历史事件的记载,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苏武的忠诚与坚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激励着后人坚守信念、不畏艰难。通过这段历史,我们不仅了解了古代外交的复杂性,也更加敬佩那些在逆境中依然保持操守的人。
以上就是【苏武牧羊译文全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