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一、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句词描绘了一个夏夜的宁静与生机并存的画面,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
整句词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夏夜图景:明月高悬,树枝间惊起栖息的鹊鸟;夜风轻拂,带来阵阵蝉鸣。这些意象不仅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灵动的氛围,也体现出诗人内心的闲适与悠然。
该句在文学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被广泛引用和传颂,成为描写夏夜的经典名句。
二、信息表格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南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 原文 |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 
| 作者 | 辛弃疾(南宋著名词人) | 
| 体裁 | 词(《西江月》词牌) | 
| 创作背景 | 描写夏夜行走在黄沙岭上的所见所感 | 
| 意象 | 明月、树枝、鹊鸟、清风、蝉鸣 | 
| 艺术特色 | 简洁凝练,意境深远,动静结合 | 
| 表达情感 | 宁静、闲适、对自然的热爱 | 
| 文学地位 | 经典名句,常被引用和赏析 | 
| 语言风格 | 清新自然,富有画面感 | 
三、结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虽仅八字,却蕴含丰富的意境与情感。它不仅是辛弃疾词作中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描写自然风光的典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捕捉,诗人将一个普通的夏夜变成了充满诗意的画卷,令人回味无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