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肩接踵意思】“摩肩接踵”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多拥挤的场景。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节假日的景区、大型活动的现场,还是地铁站、商场等公共场所,我们都能看到这一成语的生动体现。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摩肩接踵”的含义和用法,以下是对该成语的总结与分析:
一、成语解释
词语 | 拼音 | 释义 |
摩肩接踵 | mó jiān jiē zhǒng | 肩膀碰着肩膀,脚尖踩着脚跟。形容人多拥挤,场面热闹。 |
二、出处与来源
“摩肩接踵”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其民皆以力耕为业,不事商贾,故其俗朴,其人寡,其聚也少,其行也易。至于今,虽有市井之利,然犹未至摩肩接踵。”后来在《史记》、《三国志》等古籍中也有类似的描述,用来形容人群密集的情景。
三、使用场景
场景 | 举例 |
节假日景点 | 如春节、国庆节时,各大景区游客如织,摩肩接踵。 |
大型活动 | 如演唱会、体育赛事现场,观众众多,人群密集。 |
公共交通 | 如地铁、公交高峰时段,乘客拥挤,几乎无法移动。 |
商场购物 | 节日促销期间,商场人流如潮,摩肩接踵。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人山人海、川流不息、熙熙攘攘 |
反义词 | 空无一人、人迹罕至、冷冷清清 |
五、常见错误用法
1. 误用语境:有些人将“摩肩接踵”用于形容“热闹非凡”,但其实它更强调“拥挤”,而非单纯“热闹”。
2. 搭配不当:不能说“摩肩接踵的热闹”,应改为“摩肩接踵的人群”或“摩肩接踵的场面”。
六、总结
“摩肩接踵”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主要用于描述人多拥挤的场景。它不仅能够准确表达人群密集的状态,还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在写作或口语中适当使用,可以让表达更加丰富、自然。
通过以上内容的整理与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个成语的含义、用法及适用范围,避免误用,提升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