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废待兴是什么意思】“百废待兴”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国家、地区或组织在经历重大变革、战乱、灾难之后,各种事业和基础设施都处于停滞或瘫痪状态,急需恢复和发展的情景。这个成语强调的是“百种事务都已荒废,等待重新兴起”的含义。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百废待兴 |
拼音 | bǎi fèi dài xīng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天下百废待兴,而人无其志。” |
含义 | 形容各种事业都处于荒废状态,亟需重建和发展。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国家、社会或组织在困难后的复兴阶段。 |
近义词 | 百业待举、百事待理、百废俱兴(注意:后者为“百废俱兴”,与“百废待兴”意义相近但略有不同) |
反义词 | 万事如意、百业兴旺、蒸蒸日上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 |
国家重建 | 战后国家百废待兴,政府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恢复。 |
企业转型 | 公司经历财务危机后,进入百废待兴的阶段,亟需调整战略。 |
社区发展 | 某地遭受自然灾害后,社区百废待兴,需要各方援助。 |
三、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
1. 不要混淆“百废待兴”与“百废俱兴”
- “百废俱兴”指的是各种事业同时兴盛,多用于正面发展的描述。
- “百废待兴”则强调“尚未恢复”,带有“待”的意味,语气更偏向于“等待复兴”。
2. 避免在轻松场合使用
- 该成语语气较重,适用于正式或严肃的语境,不适合用于日常闲聊或幽默表达。
3. 注意搭配词语
- 常见搭配如“百废待兴之际”、“百废待兴之时”等,不宜单独使用“百废待兴”作谓语。
四、总结
“百废待兴”是一个具有历史感和现实意义的成语,常用于描述在困境之后的重建阶段。它不仅表达了对现状的客观描述,也隐含着对未来发展的期待和努力。理解并正确使用这一成语,有助于在写作和表达中更加准确地传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