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门立雪的典故主人公是谁】“程门立雪”是中国古代一个广为流传的典故,常被用来形容尊敬师长、虚心求教的精神。这个故事出自宋代,讲述了一位学生为了向老师请教学问,不畏严寒,在雪中站立等待的故事。
一、
“程门立雪”最早见于《宋史·杨时传》,讲述的是北宋时期的学者杨时与他的老师程颐之间的尊师故事。杨时为了请教学问,冒着大雪来到程颐的门前,等待老师醒来。程颐醒来后,发现杨时已经在雪中站立许久,深受感动,于是欣然为其解答疑问。
这个典故不仅体现了杨时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老师的敬重,也成为了后世尊师重道的典范。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典故名称 | 程门立雪 |
出处 | 《宋史·杨时传》 |
主人公 | 杨时(学生)和程颐(老师) |
故事背景 | 北宋时期,杨时求学于理学家程颐 |
故事内容 | 杨时冒雪拜访程颐,等待多时,程颐醒来后感动不已,为其讲解学问 |
含义 | 表现了尊师重道、勤奋好学的精神 |
延伸意义 | 成为后世教育文化中的重要象征 |
三、结语
“程门立雪”不仅是历史上的一个真实故事,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知识的路上,尊重师长、坚持不懈是不可或缺的品质。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这种精神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