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枯拉朽什么意思】“摧枯拉朽”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力量强大、势不可挡,能够轻易地摧毁一切脆弱的事物。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尤其在描述某种强大的力量或趋势时。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拼音 | 解释 |
摧枯拉朽 | cuī kū lā xiǔ | 比喻力量非常强大,轻而易举地摧毁腐朽、脆弱的事物。 |
二、出处与用法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若风行水上,自然之理也。其势若摧枯拉朽。”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军事、政治、社会变革等方面的力量强大,也可用于比喻某种思想或潮流的迅速传播和影响。 |
例句 | 这场改革如同摧枯拉朽,迅速改变了整个行业的格局。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势如破竹、所向披靡、雷霆万钧 |
反义词 | 蜗行牛步、举步维艰、力不从心 |
四、使用场景
场景 | 示例 |
描述力量强大 | 敌军士气低落,我军如摧枯拉朽般推进。 |
形容社会变革 | 改革政策如摧枯拉朽,迅速改变旧有制度。 |
比喻思想传播 | 新思想如潮水般涌入,摧枯拉朽般冲击传统观念。 |
五、总结
“摧枯拉朽”是一个形象生动、富有力量感的成语,常用来形容某种力量或趋势的强大和不可阻挡。它不仅可用于描述实际的物理力量,也可以用于抽象的概念,如思想、文化、社会变革等。理解并正确使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语言中的气势和力度。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摧枯拉朽”的含义、用法及适用场景,从而在写作或口语中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