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多行不义必自毙”是一句出自《左传》的经典成语,常用于形容那些做了很多坏事的人,最终会因为自己的恶行而自取灭亡。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作恶者的警示,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天理昭昭”的道德观念。
一、含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左传·隐公元年》 |
字面意思 | 多次做不义之事的人,最终会因自己的行为而毁灭自己 |
引申意义 |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作恶多端者终将自食其果 |
使用场景 | 警示他人不要为非作歹,也可用于评价某些人的结局 |
二、详细解释
“多行不义必自毙”中的“多行不义”,指的是反复地做出违背道义、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必自毙”则是说这种人最终会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而走向失败或毁灭。
这句话并非单纯地讲因果报应,而是强调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必然联系。它提醒人们:做人要有底线,不能肆意妄为,否则迟早会付出代价。
三、现实意义
方面 | 解释 |
道德教育 | 教育人们要遵守道德规范,不做伤天害理之事 |
法律意识 | 提醒人们违法行为终将受到法律制裁 |
个人修养 | 鼓励人们保持正直、善良的品性 |
四、使用示例
- 语境1:某公司高管长期贪污受贿,最终被调查,大家感叹:“多行不义必自毙。”
- 语境2:父母教育孩子时说:“做人要正直,别学那些坏人,多行不义必自毙。”
五、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关系 |
自作自受 | 自己做的事,自己承担后果 | 相近,强调因果关系 |
善有善报 | 做好事会有好结果 | 补充说明“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对立面 |
惩前毖后 | 惩罚以前的错误,防止以后再犯 | 更侧重于改正和预防 |
六、结语
“多行不义必自毙”不仅是一句古语,更是一种人生智慧。它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地,都要守住良知,远离邪恶。只有心怀正义,才能走得长远,避免“自毙”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