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乎舞雩咏而归原文】“风乎舞雩咏而归”出自《论语·先进》篇,是孔子与弟子们谈论理想志向时的一段对话。其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人分别陈述了自己的志向,而曾皙的回答最得孔子赞赏。他描绘了一幅理想中的生活图景,体现出一种安详、自由、和谐的境界。
一、原文
“风乎舞雩咏而归”出自《论语·先进》中“曾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句话描述的是曾皙的理想生活状态:在春天的时候,穿上新做的春装,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孩童一起,在沂水边洗澡,然后到舞雩台上游玩,最后唱着歌回家。
这段话不仅表现了曾皙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儒家思想中对“礼乐”、“仁政”的追求。这种生活不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是精神上的愉悦与和谐。
二、相关知识点对比表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论语·先进》 |
原文 |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人物 | 曾皙(字点) |
背景 | 孔子与弟子讨论各自志向 |
主旨 | 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儒家“礼乐”思想 |
意象 | 春天、沐浴、舞雩、唱歌、归家 |
文化意义 | 展现古代士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的追求 |
现代启示 | 强调精神生活的重要性,倡导简约、自然的生活方式 |
三、理解与感悟
“风乎舞雩咏而归”不仅仅是一段描写性的文字,它更是一种人生理想的表现。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被快节奏的生活所困扰,而曾皙所描绘的场景则提醒我们,生活中除了奋斗和目标,也需要停下来欣赏自然、享受简单的生活乐趣。
这一段话也体现了儒家“中庸之道”的理念,即在行动与闲适之间找到平衡。它鼓励人们在追求事业的同时,也要关注内心的宁静与幸福。
四、结语
“风乎舞雩咏而归”作为《论语》中极具画面感和哲理意味的一句话,至今仍能引发人们的共鸣。它不仅记录了古代士人的理想生活,也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反思自我、回归本真的视角。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偶尔“风乎舞雩咏而归”,或许正是心灵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