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手可热的词语解释】“炙手可热”是一个常见但容易被误解的成语,常被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非常受欢迎、备受关注。然而,它的实际含义与字面意思并不完全一致,甚至在某些语境中带有负面色彩。为了更准确地理解这个成语,以下将从词义解析、使用场景、常见误用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词语解析
“炙手可热”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原意是指气焰嚣张、权势极大,让人不敢接近。后来逐渐演变为形容事物非常热门、受到追捧的状态。
- 字面意思:炙(烤)手(手),指用手去烤火,热得让人不敢靠近。
- 引申意义:形容权势大、气焰盛;后也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非常受关注、热度极高。
二、常见误用
1. 误用为“热门”
虽然现在很多人用“炙手可热”来形容某人或某事很受欢迎,但这并非其原始含义。这种用法虽已被广泛接受,但仍属于现代用法,非传统语境下的标准用法。
2. 忽略其贬义色彩
在古代,“炙手可热”往往带有贬义,暗示权势过大、令人畏惧。如今虽然多用于中性或褒义,但在正式场合仍需注意语境。
三、正确使用场景
场景 | 使用方式 | 示例 |
古代文学 | 表达权势强大、令人敬畏 | “炙手可热之权贵,不可轻犯。” |
现代口语 | 形容某人或某事非常受欢迎 | “这部电影一上映就炙手可热。” |
正式写作 | 注意语境,避免误解 | “他因权力过大而炙手可热,引发舆论关注。” |
四、总结
“炙手可热”是一个具有历史背景和多重含义的成语。它最初用于形容权势之大、令人敬畏,后来逐渐演变出“热门、受追捧”的现代用法。在使用时,应根据具体语境判断其褒贬意义,避免误用。
表格总结
词语 | 炙手可热 |
出处 | 唐·杜甫《丽人行》 |
字面意思 | 手被火烤得烫,形容气焰炽盛 |
引申意义 | 权势大、令人畏惧 / 当今常用作“热门” |
常见误用 | 误认为仅表示“受欢迎” |
正确使用场景 | 古代文学/现代口语(注意语境) |
是否有贬义 | 原意有贬义,现代多中性或褒义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炙手可热”虽常被用来形容“热门”,但其深层含义远比表面复杂。了解成语的本义和演变过程,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中更加准确地使用这些语言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