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精选范文 >

走的词义演变过程

2025-10-07 17:09:59

问题描述:

走的词义演变过程,跪求万能的网友,帮我破局!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7 17:09:59

走的词义演变过程】“走”是一个在汉语中使用频率极高的动词,其词义经历了从古至今的多次演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走”的含义不断扩展和变化,体现了语言发展的动态性。本文将通过总结的方式,梳理“走”的词义演变过程,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其发展脉络。

一、词义演变总结

1. 本义:步行、移动

在古代,“走”最初的意思是“步行”,与现代汉语中的“走”意义相近,但更强调“用脚行走”。例如《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走,趋也。”即快速地走路。

2. 引申义:奔跑、疾行

随着语言的发展,“走”逐渐引申为“奔跑”或“快速移动”的意思,常用于描述动物或人迅速行动的状态。如《诗经》中有“兔走乌飞”,意指兔子奔跑、乌鸦飞翔。

3. 泛化义:离开、离去

在后期,“走”开始被用来表示“离开某地”或“不再停留”,这种用法在口语中尤为常见。如“他走了”表示“他离开了”。

4. 特殊用法:逃跑、逃走

“走”有时也用于表示“逃跑”或“逃走”,尤其在战争或危险情境中出现较多。如“敌人溃败而走”。

5. 现代义:移动、运行、发生

在现代汉语中,“走”已不仅仅限于“步行”,还引申为“移动”、“运行”、“发生”等抽象意义。例如“车走了”、“事情走漏了”。

6. 书面语中的特定用法

在某些书面语或文学作品中,“走”仍保留其原始意义,如“走马观花”、“走亲访友”等成语,均沿用“行走”的本义。

二、词义演变表

时期 词义 举例说明 说明
上古汉语 步行、移动 《说文解字》:“走,趋也。” 表示用脚行走
中古汉语 奔跑、疾行 《诗经·小雅》:“兔走乌飞。” 强调动作的速度
近代汉语 离开、离去 “他走了。” 表示离开某地
普通话 走路、移动、运行 “车走了”、“事情走漏了。” 含义更加广泛
文言文 行走、奔走 “走马观花”、“走亲访友” 保留本义,多用于成语
现代口语 逃跑、逃走 “敌人溃败而走。” 表示逃离现场

三、结语

“走”的词义演变过程反映了汉语词汇的丰富性和灵活性。从最初的“步行”到后来的“离开”、“逃跑”乃至“运行”,其含义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不断拓展。了解这一演变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文和现代汉语之间的联系,提高语言运用的准确性与多样性。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