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精选范文 >

高中立体几何典型题及解析 十 题

2025-05-20 20:43:04

问题描述:

高中立体几何典型题及解析 十 题,急!求解答,求别让我白等!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20 20:43:04

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立体几何是一个重要的模块,它不仅考察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还考验逻辑推理与计算技巧。本篇将通过一道典型的立体几何题目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点。

题目:

如图所示,在正方体 $ ABCD-A_1B_1C_1D_1 $ 中,点 $ E $ 为棱 $ AB $ 的中点,点 $ F $ 为棱 $ BC $ 的中点。求直线 $ EF $ 与平面 $ A_1B_1C_1D_1 $ 所成角的余弦值。

解析:

第一步:明确已知条件

- 正方体 $ ABCD-A_1B_1C_1D_1 $ 的边长记为 $ a $。

- 点 $ E $ 是棱 $ AB $ 的中点,因此其坐标为 $ E\left(\frac{a}{2}, 0, 0\right) $。

- 点 $ F $ 是棱 $ BC $ 的中点,因此其坐标为 $ F\left(a, \frac{a}{2}, 0\right) $。

- 平面 $ A_1B_1C_1D_1 $ 的方程为 $ z = a $,因为它是正方体的上底面。

第二步:确定直线 $ EF $ 的方向向量

根据点 $ E $ 和点 $ F $ 的坐标,可以得到直线 $ EF $ 的方向向量:

$$

\overrightarrow{EF} = \left(a - \frac{a}{2}, \frac{a}{2} - 0, 0 - 0\right) = \left(\frac{a}{2}, \frac{a}{2}, 0\right).

$$

第三步:确定平面 $ A_1B_1C_1D_1 $ 的法向量

平面 $ A_1B_1C_1D_1 $ 的法向量可以通过平面内两条不平行的向量叉乘得出。取平面内的两个向量:

$$

\overrightarrow{A_1B_1} = (a, 0, 0), \quad \overrightarrow{A_1D_1} = (0, a, 0),

$$

则法向量为:

$$

\overrightarrow{n} = \overrightarrow{A_1B_1} \times \overrightarrow{A_1D_1} = \begin{vmatrix}

\mathbf{i} & \mathbf{j} & \mathbf{k} \\

a & 0 & 0 \\

0 & a & 0

\end{vmatrix} = (0, 0, a^2).

$$

第四步:计算夹角的余弦值

设直线 $ EF $ 与平面 $ A_1B_1C_1D_1 $ 所成角为 $ \theta $,则有:

$$

\cos\theta = \frac{|\overrightarrow{EF} \cdot \overrightarrow{n}|}{\|\overrightarrow{EF}\| \cdot \|\overrightarrow{n}\|}.

$$

首先计算点积:

$$

\overrightarrow{EF} \cdot \overrightarrow{n} = \left(\frac{a}{2}, \frac{a}{2}, 0\right) \cdot (0, 0, a^2) = 0.

$$

因此,$\cos\theta = 0$,即直线 $ EF $ 与平面 $ A_1B_1C_1D_1 $ 所成角为 $ 90^\circ $。

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直线 $ EF $ 与平面 $ A_1B_1C_1D_1 $ 垂直,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0。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准确地表示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并灵活运用向量的点积公式来解决问题。

希望本文对大家理解立体几何中的线面关系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