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一篇散文名作,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章以作者的书斋——项脊轩为中心,回忆了自己在项脊轩中的生活点滴以及与家人之间的深厚情感。文章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通过对日常生活琐事的描写,表达了对亲人的怀念和对往昔岁月的追忆。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向的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基础,但对于理解深层次的情感表达还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文章中蕴含的细腻情感,并学会分析作者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达内心世界。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能够准确翻译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文章结构特点及其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作者对于家庭亲情的珍视之情,培养学生珍惜当下生活的意识。
四、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学习并运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先介绍作者归有光及其创作背景,然后提问:“你们有没有特别想念的人或事物?如果有,请分享一下。”以此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课题。
(二)整体感知
让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初步了解文章大意。之后请几位同学用自己的话概括主要内容,并指出文章的主要线索是什么。(提示:以项脊轩为线索贯穿全篇)
(三)深入研读
1. 分析第一部分(第1-2段),思考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有何作用?
2. 探讨第二部分(第3-4段),讨论作者是如何借助具体事物来寄托自己的情感的?
3. 阅读第三部分(第5段),思考这一段落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课堂小结
总结全文主旨,强调文章中体现出来的浓浓亲情以及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
六、作业布置
1. 背诵全文;
2. 写一篇短文,题目为《我的记忆深处》,描述一件让你难忘的事情或者一个人,注意使用恰当的表现手法。
七、板书设计
项脊轩志
归有光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亲情 友情 爱国情怀
八、教学反思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大胆发言,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要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确保每位同学都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