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选择了杨万里的名篇《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为授课内容。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从净慈寺出发送别友人的场景,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古代送别诗中的佳作。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对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古诗内涵有了更深的认识。
首先,在导入环节,我尝试通过多媒体展示净慈寺的图片和相关背景介绍,帮助学生直观感受诗歌所描述的环境氛围。这样的方式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还为他们理解诗歌提供了直观的参照物。然而,我发现部分学生对背景知识的兴趣度不高,说明在课前准备方面还需要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
其次,在诵读环节,我注重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句的节奏美和韵律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们相互纠正发音错误,并分享各自的理解。这一过程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个别学生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忽略了倾听同伴的意见。针对这一点,今后可以加强小组讨论规则的指导。
再次,在分析诗意时,我采用逐句讲解的方法,结合注释和工具书帮助学生理解难懂的词语。同时,我还鼓励学生联系自身经历谈感悟,使抽象的文字变得具体可感。尽管如此,仍有个别学生表示难以把握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对此,我认为可以在后续课程中加入更多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古人的情感世界。
最后,在总结提升阶段,我组织了一场即兴创作比赛,要求每位同学模仿本诗的形式写一首简短的小诗。这项任务既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又锻炼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大多数学生都能顺利完成任务,但也有少数人表现出畏难情绪。这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给予学生更多的信心支持,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总体而言,《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教学让我认识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点,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继续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力求让每一堂课都成为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