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猖会》是鲁迅先生所著《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散文,文章以回忆的方式讲述了作者童年时期对“五猖会”这一民间庙会的期待与失望,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反思,揭示了封建礼教对儿童天性的压抑以及社会风俗背后的虚伪与残酷。
在文章中,鲁迅回忆自己小时候非常期待每年一度的“五猖会”,这是当地一种盛大的民俗活动,通常在神像出巡时举行,热闹非凡,充满了各种表演、杂耍和祭祀仪式。对于年幼的鲁迅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娱乐机会,他总是满怀憧憬地等待这一天的到来。
然而,就在他即将参加五猖会的前一天,父亲却突然让他背诵《鉴略》这部古书,不背完就不准去。这种突如其来的“规矩”让鲁迅感到极度的痛苦和无奈。他原本充满期待的心情被无情地打破,内心充满了委屈与不满。最终,虽然他勉强背完了书,但那份对五猖会的兴奋早已荡然无存。
这篇文章通过鲁迅个人的经历,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束缚,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形式主义和迷信思想的盛行。同时,作者在叙述中流露出对童年自由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世界中种种不合理现象的深刻思考。
《五猖会》虽篇幅不长,但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思想深度,是鲁迅作品中极具代表性的篇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