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国最传统、最热闹的节日。每年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而对我来说,最期待的并不是放鞭炮,也不是收红包,而是和家人一起包饺子。
那天早上,天还没亮,我就被厨房里传来的响动吵醒了。走进厨房,只见妈妈已经站在案板前,手里拿着擀面杖,正忙着把面团搓成一个个小圆球。爸爸则在一边揉面,动作熟练,一看就是老手。我赶紧过去帮忙,想为家里出一份力。
“来,小明,你来擀皮。”妈妈笑着对我说。我接过擀面杖,学着她的样子,把面团压扁,然后一圈一圈地转起来。可没想到,我的皮不是太厚就是太薄,不是圆的就是歪的,惹得大家哈哈大笑。不过我并不灰心,继续练习,慢慢地也掌握了技巧。
包饺子的过程可不简单。要先把馅儿放在皮中间,然后对折捏紧,再用手轻轻一挤,让边缘变得光滑。我一开始总是捏不紧,馅儿都从边上漏出来,弄得满手都是。但妈妈耐心地教我:“手要轻一点,用力要均匀。”我按照她的方法试了试,果然成功了!
我们一边包饺子,一边聊天,气氛温馨又快乐。爸爸讲起了他小时候过年的故事,妈妈则回忆起她第一次包饺子时的糗事。听着他们的讲述,我感受到浓浓的亲情,也更加珍惜这样的时光。
傍晚时分,热腾腾的饺子端上了桌。咬一口,鲜香四溢,让人回味无穷。看着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自己亲手包的饺子,我心里充满了幸福和满足。
过年包饺子,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亲情的体现。它让我明白了,家的温暖,就藏在这些平凡的日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