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背景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作为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的重要环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是小小推销员”这一主题,贴近生活实际,富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是开展口语交际教学的理想内容。
本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次口语交际活动,旨在通过模拟“推销商品”的情境,引导学生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语境中进行语言交流,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会使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条理清晰、有说服力。
- 掌握基本的推销技巧,如介绍产品特点、回答顾客提问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方式,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
- 在互动中学会倾听与反馈,增强交际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培养学生自信、大方的表达习惯。
- 激发学生对语言表达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推销的基本语言表达方式,能够在模拟情境中进行有效沟通。
- 教学难点:如何在有限时间内组织语言,使表达既自然又具吸引力,同时应对不同的“顾客”提问。
四、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相关商品图片、道具(如小摊位、商品包装盒)、评价表等。
- 学生准备:提前了解几种常见商品的特点,思考如何介绍它们。
五、教学过程设计
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发学生兴趣:“如果你有一件自己喜欢的商品,你会怎么向别人推荐它?”接着出示一些商品图片,引出“推销员”的角色,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2. 明确任务(5分钟)
教师讲解本次口语交际的任务:每位同学将扮演一名“小小推销员”,向“顾客”介绍一种自己熟悉或喜欢的商品,并回答顾客的问题。
3. 分组练习(15分钟)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商品进行讨论和准备。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梳理思路,规范语言表达。
4. 角色扮演展示(20分钟)
各组轮流上台进行“推销”表演,其他同学扮演“顾客”进行提问。教师适时点评,鼓励学生大胆表达、灵活应对。
5. 总结提升(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次活动的收获,强调语言表达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
六、教学评价
- 采用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在表达中的语言准确性、逻辑性和感染力。
- 通过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其语言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做中学”,提高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和表达的主动性。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仍存在语言组织不够流畅、表达不够自信的问题,今后需要在课堂中加强语言训练,提供更多表达机会。
八、拓展延伸
建议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一件自己喜欢的商品,记录下家人的反应,进一步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可以开展“我为班级推荐好书”等活动,将口语交际融入更多生活场景中。
九、板书设计
```
我是小小推销员
——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任务:介绍商品,回答问题
要求:语言清晰,表达有条理
方法:小组合作,角色扮演
目标:提升表达能力,增强交际意识
```
十、结语
“我是小小推销员”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口语练习,更是一次语言表达能力的全面锻炼。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语言素养,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