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悲怀”是唐代诗人元稹为悼念其亡妻韦丛而作的一组诗,共三首。这组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是古代悼亡诗中的经典之作。其中以第一首最为著名,因其深情的表达和细腻的情感刻画,成为后世传诵不衰的佳作。
《遣悲怀》原诗如下:
>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四十年。
>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这首诗通过回忆与妻子共同度过的艰难岁月,表达了诗人对亡妻深切的怀念与无尽的哀思。诗中没有直接的悲痛呼号,而是以平静而深沉的语言,道出了夫妻情深、生死相依的感人至深的情怀。
首句“谢公最小偏怜女”,借古喻今,用东晋名士谢安之女来比喻自己的妻子,既表达了对妻子的宠爱,也暗含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自嫁黔娄四十年”,则点明了自己与妻子结婚已近四十年,时间跨度之长,更显出两人感情之深厚。
第二句“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这是全诗中最富哲理性的句子之一。诗人深知,人生在世,难免有离别之苦,但唯有贫贱夫妻之间的相守,才更显珍贵。在贫困潦倒的日子里,夫妻二人相互扶持、共度难关,如今妻子离去,留下的不仅是思念,更是生活中的种种无奈与哀愁。
最后两句“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则是诗人内心最真实的写照。他只能在夜晚独自醒着,久久不能入眠,仿佛在用自己的方式回应妻子生前未能实现的心愿与遗憾。这种无声的思念,比任何言语都更加沉重。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却富有力量,既有对往事的深情回顾,也有对现实的无限感慨。它不仅是一首悼亡诗,更是一曲关于爱情、责任与生命意义的赞歌。
《遣悲怀》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正是因为它的真情实感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它让我们看到,在人生的旅途中,真正的爱情不仅仅是激情与浪漫,更是在平凡日子里的相濡以沫与彼此扶持。元稹用他的笔触,为我们留下了这段动人的爱情记忆,也让我们在今天依然能够感受到那份穿越时空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