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里的小画家优秀教案设计】一、活动名称:《雪地里的小画家》
二、适用年龄:幼儿园中班(4-5岁)
三、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故事和游戏,引导幼儿了解动物在雪地中的足迹特点,认识不同动物的脚印。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表现“雪地里的小画家”。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感受冬天的美好,体验创作的乐趣。
四、活动准备:
- 多媒体课件(包含雪景图片、动物脚印图示)
- 动物头饰(兔子、鸭子、乌龟、小鸡等)
- 雪地背景板或白色纸张
- 彩色粉笔、水彩笔、橡皮泥、树叶、棉线等绘画材料
- 《雪地里的小画家》绘本或故事音频
五、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轻柔的音乐,展示雪景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看到的景象。提问:“下雪了,地上会留下什么?”引发幼儿兴趣。
2. 故事讲述(8分钟)
教师讲述《雪地里的小画家》的故事,边讲边展示相应的图片或动画。故事内容大致如下:
“冬天来了,大地披上了白色的外衣。小动物们在雪地上玩耍,它们的脚印像一幅幅美丽的画。小兔子跳啊跳,留下了一串梅花;小鸭子走啊走,留下了一串小脚印;小乌龟慢慢爬,留下了一道道痕迹;小鸡蹦蹦跳跳,留下了一串小豆子……原来,它们都是雪地里的小画家!”
3. 讨论与互动(7分钟)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哪些小动物会在雪地上留下脚印?它们的脚印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积极发言,并尝试模仿动物走路的样子。
4. 创作活动(15分钟)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利用提供的材料在“雪地”上进行创作。可以是:
- 用彩色粉笔画出动物的脚印;
- 用橡皮泥捏出动物的脚印;
- 用树叶、棉线等自然材料拼贴出脚印图案。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表达。
5. 展示与分享(5分钟)
每组幼儿轮流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画的是哪只小动物的脚印,为什么这样画。教师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
6.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许多小动物,还当了一回‘雪地里的小画家’。其实,大自然就是一位神奇的艺术家,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它的美。”
鼓励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观察户外的脚印,记录下来,下次带到幼儿园分享。
六、活动延伸:
- 在区域角设置“小画家”区,提供各种绘画工具,供幼儿自由创作。
- 结合科学活动,开展“动物脚印大调查”,了解不同动物的特征。
- 开展“冬日足迹”主题绘画活动,进一步巩固对动物脚印的认识。
七、活动评价:
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语言表达、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评估其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同时收集幼儿的作品,作为学习成果的记录。
八、注意事项:
- 活动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使用尖锐物品。
- 鼓励每个孩子积极参与,尊重他们的创作想法。
- 对于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应给予更多关注和引导。
九、教学反思:
本活动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幼儿走进冬天的世界,激发了他们的探索欲望和艺术创造力。通过多感官的参与,幼儿不仅学会了识别动物的脚印,还体验到了创作的乐趣。今后可结合季节变化,继续开展类似的主题活动,丰富幼儿的学习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