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苗助长的成语故事】在古代,有一个农夫,他非常渴望自己的庄稼能够长得又快又好。每天天还没亮,他就早早地起床,来到田里查看庄稼的生长情况。可是,无论他怎么努力,庄稼的生长速度都远远跟不上他的期望。
有一天,他在田边走来走去,眉头紧锁,心里十分着急。突然,他灵机一动,想到一个“好主意”——既然庄稼长得太慢,不如把他亲手把禾苗一棵棵往上拔,让它们快点长高。
于是,他开始动手,一株一株地把禾苗往上提。他一边拔,一边自言自语:“你看,我这么一拉,它们是不是长得更快了?”他干得满头大汗,脸上却露出得意的笑容。
等到傍晚回家后,他兴奋地告诉家人:“今天我帮庄稼长高了,明天肯定能收获更多的粮食!”可第二天早上,他跑到田里一看,所有的禾苗全都枯萎了,再也无法恢复生机。
这个故事后来被人们传颂开来,用来比喻那些急于求成、不按事物发展规律办事的人。他们虽然出于好意,但因为方法不当,反而适得其反,导致失败。
“拔苗助长”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做事情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能急功近利。只有耐心等待,循序渐进,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